用了一年的鑄鐵砝碼,誤差偏大怎么回事
一、氧化銹蝕導致質量增加 鑄鐵砝碼長期暴露在空氣中,表面鐵元素與氧氣、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鐵(如Fe?O?或Fe?O?),其分子量大于純鐵,導致整體質量增加。若儲存環境潮濕(濕度>60%),氧化反應會加速,進一步擴大誤差?。 二、環境因素引起的形變或污染 ?溫濕度波動? 溫度變化(超出20℃±5℃)會導致金屬熱脹冷縮,砝碼體積微小變化可能引起質量偏差;濕度過高會吸附水分或污染物(如灰塵、油污)附著表面,增加實際重量?。 ?物理損傷? 磕碰或長期受力不均可能導致砝碼局部變形,破壞原有質量分布?。 三、校準缺失與使用規范問題 ?未定期校準? 鑄鐵砝碼允許誤差范圍與等級相關(例如F2級1噸砝碼允許誤差為±1.25g?8)。若使用一年未校準,氧化或磨損積累的誤差可能超出標準范圍?。 ?操作不當? 例如放置時未水平、與其他金屬器具疊放摩擦導致表面磨損等,均可能改變砝碼實際質量?。 四、解決方案建議 ?清潔與修復? 用細砂紙打磨銹蝕表面并擦拭干凈,無水乙醇去除油污,恢復基體質量?。 ?校準驗證? 通過F2級及以上精度天平重新測量,若誤差超過允許值需返廠或由專業機構調整內部配重?。 ?環境控制? 儲存時使用硅膠干燥劑密封保存,環境溫度控制在15~25℃,濕度≤60%?。 ?注?:若砝碼已出現結構性變形(如肉眼可見彎曲),建議直接報廢更換?


|